欢闻歌二首·其一
萧衍〔南北朝〕
艳艳金楼女,心如玉池莲。
持底报郎恩,俱期游梵天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居住在华美楼阁、容貌娇艳的女子,内心如同生长在玉池中的莲花一般纯洁无瑕。
用什么来报答情郎的恩情呢,约定一同遨游超脱尘世的梵天之境。
注释
持底:拿什么。《欢闻歌》古辞有“单身如萤火,持底报郎恩”之句。
期:约定。
梵天:佛教采用古印度传统说法,将世俗世界分为三种境界,即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。其中的色界为已离开粗俗而只享受精妙境像的众生所住的境界。色界共有十八重天,其中的初三重天即梵天。也泛指色界诸天。《百喻经·贫人烧粗褐衣喻》:“汝今当信我语,修诸苦行,投岩赴火,舍是身已,当生梵天,长受快乐。”梵,傅刚《校笺
萧衍
梁高祖武皇帝萧衍(464年-549年),字叔达,小字练儿。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(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)人。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。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,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。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,封临湘县侯,官至丹阳尹知事,母张尚柔。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,南齐中兴二年(502年),齐和帝被迫“禅位”于萧衍,南梁建立。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,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。在位颇有政绩,在位晚年爆发“侯景之乱”,都城陷落,被侯景囚禁,死于台城,享年八十六岁,葬于修陵,谥为武帝,庙号高祖。 125篇诗文 27条名句
梁鸿尚节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梁鸿家贫而尚节,博览无不通。而不为章句。学毕,乃牧豕于上林苑中,曾误遗火,延及他舍。鸿乃寻访烧者,问所去失,悉以豕偿之。其主犹以为少。鸿曰:“无他财,愿以身居作。”主人许之。因为执勤,不懈朝夕。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,乃共责让主人,而称鸿长者。于是,始敬鸿,悉还其豕。鸿不受而去。
郊行值雪诗
庾信〔南北朝〕
风云俱惨惨,原野共茫茫。
雪花开六出,冰珠映九光。
还如驱玉马,暂似猎银獐。
阵云全不动,寒山无物香。
薛君一狐白,唐侯两骕骦。
寒关日欲暮,披雪上河梁。